资讯搜索
资讯详情
重庆机场T3B航站楼用上颗粒料3D打印技术
摘要:重庆机场T3B航站楼用上颗粒料3D打印技术
2025年3月28日起,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试运行3天。据悉,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历时4年多建设,去年进行装修施工,值得关注的是,T3B 航站楼装饰工程首次引入了 3D 打印技术,用于机场罗盘箱的头部和颈部区域的制作。

△机场罗盘箱安装施工现场
机场罗盘箱主要应用于机场航站区的机电系统集成。它将许多设备末端集中布置于一个箱体内,包括通风空调送回风风道、消防水管线、消火栓、灭火器等设施,以及强、弱电竖井、配电盘、智能建筑模块箱等电气设施,从而实现了机电系统的集成和优化。罗盘箱在机场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首先,在航站楼的通风空调系统中,罗盘箱作为送风设备,能够控制室内气流方向和温度,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舒适度。其次,在航站楼的机电系统中,罗盘箱集成了多种设备末端,实现了机电系统的集成和优化。
据了解,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,此类复杂造型的部件制作难度较大,传统工艺难以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。而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,成功攻克了这一难题。通过数字化设计与打印,不仅能够精准实现设计方案中的独特造型,还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△机场罗盘箱安装施工现场
在成本控制方面,3D 打印按需生产的特性,有效减少了材料浪费,降低了原材料损耗成本。而且,无需制作复杂模具,避免了高昂的模具开发费用,尤其适用于小批量、个性化部件的生产。
从施工效率来看,3D 打印能够并行作业,多个部件同时打印,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,保障了项目按时交付。罗盘箱头部、颈部区域很有可能是采用树脂材料,运用 3D 打印技术进行打印,外表面再应用汽车喷涂技术,最终呈现出完美的效果,满足了项目的个性化定制需求。

图源:上游新闻
据了解,T3B 航站楼总建筑面积达 36 万平方米,是全球目前吞吐量最大的单体 “卫星厅”。待其正式投用后,将与 T3A 航站楼通过捷运系统实现高效连接,旅客单程通行时间仅需两分钟左右。届时,整个江北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达到 8000 万人次,飞机起降架次可达 58 万次,货邮吞吐量预计达 120 万吨,这将进一步提升重庆作为西南地区航空枢纽的地位,为广大旅客带来更为便捷、舒适的出行体验。随着 T3B 航站楼的逐步完善,这座融合了现代科技与地域文化特色的航空枢纽,必将成为重庆面向世界的一张崭新名片。

△颗粒料3D打印机
使用颗粒料3D打印了这个项目的王维波告诉南极熊,他们从17年起,有多个超大型3D打印项目的成功经验(国内最大面积的几个项目);拥有打印材料开发、打印机研发制造、打印工艺、工程图绘制,后处理、安装全流程实施能力;能保证成品精度,强度,户外多年使用不老化;除了装饰件项目,在汽车行业也有多年应用。机场这个项目做得相对轻松,面积不太大。

他们致力于1米以上的超大型3D打印设备的研发与生产,拥有齐全的超大型3D打印解决方案,包括龙门式3D打印机、3D打印机器人、3D打印智能生产线等。